各二级学院:
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经研究,决定举办江苏理工学院第二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
二、承办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县级(区域)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三、参赛对象
江苏理工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
四、活动主题
本届微电影展示活动以“我心中的思政课”为主题,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突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这一历史和实践背景,带领大学生走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微电影创作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以学生视角、艺术手法展现大学生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
五、作品要求
(一)作品题材:可涵盖本专科各门思政课必修课、选修课知识点,重点结合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对身边人身边事的影响变化,揭示党的理论创新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二)视频类型:
第一类是学生讲解类,如学生讲解课程中某一知识点、学生自主案例展示等。
第二类是师生互动类,如就课程内容或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师生互动,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点评为辅。
第三类是自由创作类,如用表演情景剧或动漫设计等方式表达课程内容或青年学生对思政课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期待。
第一类和第二类视频建议创作竖屏作品,时长180秒以内,大小不超过200M;第三类视频建议创作横屏作品,时长15分钟以内,大小不超过1G,并剪辑为数个180秒以内的小视频,每个小视频内容要素完整,具备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
(三)创作手法:微电影主角应是学生,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呈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或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幕后故事,出镜的学生必须是在读的大学生,出镜教师必须是思政课教师,不能是只有教师出镜的微课展示。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技术手段选用恰当。选用影视作品或音乐、图片以及自拍素材,应符合国家相关版权法律法规,并注明素材来源,一般不选用地图类素材。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应加注人物介绍。视频动画的设计与使用,要与课程内容相贴切,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动画的实现须流畅、合理、图像清晰,具有较强的可视性。
(四)署名要求:在传统的以视频生产岗位不同分工署名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主创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署名。学生主创团队排在第一的默认为学生负责人,指导教师(团队)如果是多人,排在第一的默认为首席指导教师。
(五)视频技术规格(详见附件1)。
六、材料报送及联系人
(一)作品推荐报送
由二级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创作,每个单位择优推荐1-2件作品。参赛选手将微电影视频、微电影大赛报名表(详见附件2),以“XX学院(或单位)+微电影名称”命名并压缩打包,最终刻录成光盘。将光盘和报名表纸质版交所在二级学院教务办,并由专人将本单位所有作品电子稿光盘,以及加盖单位章的微电影大赛报名表(详见附件2)和各单位微电影作品推荐汇总表(详见附件3)的纸质稿于2023年10月16日前,交到博识楼308办公室。(备注:对提交的作品光盘比赛举办和承办单位后不再退还,不负责长期保存,请参赛单位自行备份并保留好资料)
另外,学校各专业课程思政组、校国家级一流课程组等,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创作,每个课程组择优推荐1-2件作品,并按相关要求进行报送。
(二)评审及奖项设置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视作品质量和数量评出若干奖项。对于一、二、三等奖作品,颁发奖品,择优推荐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
联系人:范厚琼 联系电话:3525
附件:1.视频制作技术要求.docx
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校团委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省县级(区域)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2023年7月3日